大文学
会员书架
首页 >都市言情 >直播鉴宝,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? > 第332章 这可是三千万?

第332章 这可是三千万?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因为他现场指导,实验进度跟飞起来一样,方志杰急的汗都下来了,键盘更是敲的跟爆豆子似的,数据索检速度却跟不上。

然后李定安就会告诉他,在哪个目录、哪个分类、哪本期刊的哪一篇论文,以及发表单位,论文作者……

但不正常的是李定安提醒的问题:放射强度,波长波短看仪器就行,但消液刚配出来,都还没来得及测,他是怎么知道多少度的?

洪老师又拿了一支温度计测了一下,再看指度:不多不少,刚刚好三十度。

围观的这几位面面相觑,跟见了鬼一样:这有点不科学啊?

想来想去,就只有一种可能,物理推导:多少强酸加多少水,再结合室内温度进行计算。

但说实话,别说口算,给他们个电脑,再套公式,也得个七八分钟,李定安就瞅了一眼,脱口而出,七八秒都没用到。

李定安……压根没听过?

年龄也不对:再老二三十岁倒有点可能,但就这面相……跟看青春偶像电视剧的似的?

但慢慢的,他们就回过味来了:不是世界太疯狂,而是自己见识太少……

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,李定安双手插兜,站在两组实验组后面。他也不动,只是时不时的提醒一句:“程老师,放射强度太低,不要低于六千伯……”

“姚组长,曝光波长顺序不对:先紫外,再近红外……”

不是,你这眼光是自带测温,还是自带容量刻度,并随机计算?

渐渐的,他们有点理解了:为什么李定安一点程序都不讲,一点准备都不做,说取样就取样,说上机器就上机器,却没有任何人质疑?

他那双眼睛,就像激光电子仪,不论哪一组中的哪一位,是主试还是助试,一旦出问题,实验人员都还没发现,他一眼就能指出来,同时给出修正方向。

大脑像是计算机:实验人员还在权衡如何计算,应该适用哪一套公式误差才会最小,李定安已经开始推导。短则几十秒,长则一两分钟,就能给出答案区间。

记忆力更是强的吓人:

“洪老师,消液温度为25度,你的配比至少有30,降温……”

“毛老师,调整光量子频率……”

不管说到谁,研究员都是先笑一下,没人争辩,没人质疑,立马检查。

这很正常,因为试验就是不断试错再纠错的过程,有疏忽、有错差在所难免。

虚心接受,立即改正,这也很正常。
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