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重生明帝,但大明已经没了 > 重生明帝,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42节

重生明帝,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42节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当然,这些并不是免费的,清廷至少付出了八十万两白银。

炮火已经持续了十二天了,几乎每天都是,先让炮火延伸,压制明军城防力量,随后以步兵反复冲击,但依旧没去取得太大进展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阿济格现在相当恼火,三镇新军,三万五千多士卒,反复攻城十余日,只夺下了了一此迎恩门,结果第四天夜里就被明军突袭夺回。

而后清军又想切断东面小城和瓮城间的吊桥,见过被明军隐藏起来的前后火力袭击,仓皇退却。

后世很多人认为,西方人对于东亚的殖民,是从清代开始的,但事实上,早从明朝中期就已经初现端倪。

可以说,中国和欧洲殖民者的冲突,是不可避免的。

这跟中国的强弱、开放毫无关系,哪怕中国不闭关锁国,人家也要侵略,只是时间早晚而已,这是一个经济问题。

因为在中西方贸易中,中国是纯出口国,而中国人对于欧洲商品毫无兴趣,常年出超,导致世界各地所开采的贵金属都往中国汇集。

马克思说过,“金银天然不是货币,但货币天然是金银。”

“枢密院方面在怎么说?”

“枢密院希望我们先拿下万县、开县,并与石砫方面一同,会师涪州,播州刘都督方面,会先行拿下江津,届时重庆南北两路俱封堵,川东全线就算基本平定,成都平原无险可守。”

高一功颔首

“那就让袁宗第先前出万县,之前湖广运过来的船也用上,把野炮装上去,到时候攻城可以用上。”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在资本主义的早期,后世那种主权货币体系还遥遥不及,贵金属资源对于刺激经济发展尤为重要,无法替代的,而西方殖民者从美洲、从非洲所掠夺的贵金属资源,却只能源源不断流入东方,而不会有半点回流。

这种经济形势维持时间一久,整个欧洲的消费市场逐渐萎缩,进入恶性循环,欧洲人会发现,自己满世界打劫,但最后积累出的财富全部都进了东方人的口袋,而茶叶、丝绸等物,本身就是消费品,是无底洞。

最后便只剩下一条路,那就是强行平衡对华进出口,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鸦片贸易,如果中国拒绝,那就只有开战。

现在,荷兰人发现另一个机遇,那就是维持中国的分裂,唯有如此,双方谁也消灭不了谁,欧洲殖民者才可以介入其中,寻找突破口。

得到多尔衮递来的橄榄枝后,荷兰东印度公司欣喜若狂,先后从台湾、雅加达等地调动了超过三百名工匠、炮手、军士,可谓相当重视了,为了给满清凑足二十门新式火炮练手,甚至专门从舰队甲板上拆卸下来一批。

“通通通……”

二十门荷兰东印度公司造的九磅炮,不断朝着高大的大同城墙射击。

想要凭借九磅炮轰塌十几米城墙,当然是异想天开,不过却可以压制城头明军聚集的士卒和摧毁城防设施。

炮兵当中,有着几十张白种人面孔,其中一名“奇装异服”的荷兰军官更是显眼。

荷兰是继西班牙之后,第二个世界性的“日不落帝国”。
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